都市叢林2.jpg

想要寫一篇關於爬小山的紀錄文章,拖到現在才完成

爬山這2個字在我的字典裡,一直都被列為極少使用的詞彙裡。也許是我對它太刻板印象了,除了登五岳攻峰頂這比較需要體力耐力的類型,另外就聯想到中老年人爬小山的休閒活動。前者我做不到那樣的極限,後者我以為平淡無味。
刻板印象會讓人錯失很多東西,於是偶然被激起的念頭是一份禮物吧!
去年雙十節慶那天高中好友們中午聚餐,Jennic聊到她當天早上公司有安排爬山行程,她已經爬完回家沖澡完畢,再趕來聚餐。而我記得當天那個晚睡又晚起的我,窩在床上懊惱著身子有點痠痛。Jennic早上吸過的芬多精、留過的汗水,頓時在我心裡成為對比的景象。且我終於知道,那些鄰近貼著都市的親山步道,很容易就可以到達,山程也不會花太多時間。
Jennic
那天爬的山叫獅頭山,鄰近捷運新店站。上網搜尋圖片,看到從山上往都市拍攝的照片,一陣怦然心動,我也想親眼看看這景色。

【新店獅頭山】
 IMG_3424.JPG

衝著這目的,幾天後的週末下午,直接抓起相機就出發了。
我以為山都是遙遠難達的地方,真正自己查資料問路人,會發現在巷弄裡拐個彎,繞過幾戶老房舍,就是登山口。一整座綠意盎然的大自然體系,就這樣倚坐在都市的旁邊。

IMG_3398.JPG

我應該算是容易流汗的體質,獅頭山其實最高峰只有二百公尺出頭,前半段山路幾乎都是階梯,如果要一口氣走完,確實需要一點體力。不停歇地走到山腰亭,我的臉上已經掛滿小水珠了。心裡一邊嘲笑自己都沒在訓練體力,一邊竊喜容易流汗是健康的體質()
正當我享受著樹蔭下的微涼,突然從更高處傳來一個聲音。
「小姐妳一個人嗎?」抬頭一看,是一位帶著女兒的媽媽。她的問句突然讓我感到一點微和感,我愣在那。「上面有一位變態,如果妳要往上走,我們一起走比較安全。」
她秀出方才用來打變態的雨傘,傘柄都斷掉了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愜意地在山腰亭休息片刻,剛好躲過了這不速之客,而且還有人先幫我趕跑了。Thanks GOD!

IMG_3406.JPG
IMG_3422.JPG
IMG_3421.JPG

↑這些照片
(好像)是在最高點亭子處拍的,都市縮景像玩具一樣攤在眼前,很接近,很親切。


【劍潭山步道】

登山口離捷運劍潭站約7分鐘步行距離,從一踏上階梯開始,就是一段距離的上坡路程。一口氣走到稍微平緩的坡道,汗也留的差不多了。

IMG_3456.JPG  IMG_3467.JPG

IMG_3454.JPG  IMG_3514.JPG


這座山讓我覺得最神奇的地方,是山裡融合了宗教信仰、休閒娛樂、居民生活和運動育樂等元素。一路上,可以看見坐落山腰的小型廟宇;聽見搭棚下中年男女在唱卡拉
OK;鐵皮屋搭起的羽球場裡傳來響亮揮拍聲;老人喝茶下棋等,山裡離不開人味,融合的這麼自然。不過當我沉浸在自然氛圍中的時候,聽見有些走音的卡拉OK歌聲,不禁也想,這山裡的靈是否也受不了這樣的旋律呢?

IMG_3469.jpg
IMG_3471.JPG


走在下坡的石階梯上,我的眼前有輕巧的步伐向我慢慢接近,我瞥了一眼,然後我的目光就離不開她的步伐。
是隻棕灰色的貓。
為什麼她看到我卻一點也不害怕,腳步的頻率一點都沒變慢,直直向我走來。我蹲坐下來開始用相機拼命按快門,直到這小傢伙擦過我腳邊,在我身後坐了下來。

IMG_3472.JPG
IMG_3473.JPG
IMG_3476.JPG


她表現的太自然,顯的我不像人類似的。摸了摸她,驚訝發現她的毛好柔順細緻,不經懷疑她是否有人飼養。我想起來我包包裡還有2個爭鮮的壽司,其中一個佐料會是她喜歡的。我將料放在塑膠包裝紙上遞到她面前,她只是伸長脖子慢慢吃著, 一點也不急切。吃完後,她走到我包包旁邊,即使對裡面東西好奇,也不過度湊近瞧看。

IMG_3474.JPGIMG_3485.JPGIMG_3483.JPG
↑不好意思貓咪照片拼命放啊...

這貓既像家教良好的黃家閨女,又像住在古墓裡的小龍女。當時一股念頭升起,如果我一輩子只能選擇一隻貓來愛,那我就愛她吧! (似乎也太感情用事...)和她邂逅二十多分鐘,覺得還是得往前進,只好離開了。

IMG_3487.JPG

往前走幾步路,突然聽見遠端傳來笛聲,有位中年大伯倚著圍欄,對著往方吹奏木笛。被那一股勁的投入吸引了,雖然大伯的技術沒有非常精湛,有幾個音也破了,但那種身處大自然裡對著空寂演奏樂器的感覺,真的很棒。


IMG_3490.JPG

繞一個彎,看見一個像住家式的大庭院,當時沒有人,我於是走進去小憩一下。東看看西看看,突然又是一個熟悉身影走過來。小龍女!?

IMG_3503.jpg
IMG_3505.JPGIMG_3513.JPG

可能有捷徑吧!怎麼我都晃一圈了又在這裡看見她。她好靜,默默趴在旁邊,我要走的時候,又一直在我腳邊磨蹭。我說妳呀!以後我來這裡一定都要想起妳了怎辦?

IMG_3508.JPG

繼續往前,會經過一個可以瞭望基隆河對岸市區的平台,視野很不錯,如果天氣好的話,這景色會更美。

IMG_3517.JPG
IMG_3522.JPG
IMG_3542.JPG

那天因為時間關係,整個步道走了一半就回程了。回去路上巧遇一群松鼠!

IMG_3550裁.jpg

第一次走圓山步道只走了一半,後來有再次造訪過。雖然很期待再遇見小龍女,但沒有看到她蹤影。

IMG_4635.JPG

IMG_4670-.jpg

IMG_4647.JPG  IMG_4653.JPG

第二次的天氣比較好,於是我拍了許多透著光的影像。特別是在一片有芒花的空曠地,我待在那裡拍照了好久,沒有想到透著光、純粹的芒花這麼美麗優雅且浪漫。
(
應該不會只有我這樣覺得吧...)

IMG_4661.JPG

遠處來了一群狗,帶頭的幾個看起來還蠻有架式的,走到我附近就開始接連小便劃地盤。唉呀!無法覺得可愛,又想念起那隻貓了。
      

【象山親山步道】
 

很久以前就聽聞象山是個拍101煙火極佳的地點,但那時候的我有個迷思,以為只要是稱作「山」的地方,一律離都市很遠,更不會想到可以離101這麼近。
第一次登象山是在十月底,那時捷運信義線還沒有開通,前往象山登山口,可以從捷運市政府站或是永春站徒步走過去。嚴格說起來,象山步道本身蠻好走的,我覺得從捷運站走過去的路上才真是一番折騰呀...

IMG_3627.jpg  IMG_3637.JPG IMG_3631.jpg 

當天從永春站出來,穿越鬧區,經過永春高中(這學校算不算半個隱居森林呢?),然後從永春崗公園上山 。真正開始有「登山」感覺時,步道已經變的有點狹窄,這時往返不絕的登山客,讓人感到些擁擠。

IMG_3653.jpg 

抵達一處觀景台,這裡搭有頂棚、設有石桌椅,非常多人在這聚集,男女老少,甚至白人黑人都有,讓我有些小驚艷。但更驚人的是,好像是某攝影團體來拍照,觀景台圍牆已經排滿了一列腳架,想要湊近拍101,還得在人頭之間找細縫。

當時時間將近五點半,聽見像是指導老師的大叔對身邊同伴說,太陽差不多要下山了,所有人都拿起單眼相機等待。拍101似乎變成了來象山的首要目的,特別是期待著黃昏入夜時,天空色溫變化和夜景。

IMG_3673.JPG
IMG_3676.JPG

IMG_3683.JPG

IMG_3682.JPG
IMG_3696.JPG
IMG_3705.JPG

IMG_3701.JPG  IMG_3713.jpg

下山的路線不走原來的路,而是跟著人群往101方向的登山口走。天色已黑,路燈相隔一段距離才設一座,但倒不會感到緊張,因為遊客真的非常多。有人拿手電筒照階梯,靠著微弱光源,就這樣小心每一腳步,不停歇地直達登山口。

這趟親山行,似乎比較沒有融入大自然的感覺,倒是“人為”色彩比較濃厚。可能是現場太多的攝影目的蓋過了自然風情吧!

註:相隔2個多月有再登一次象山,那次從信義路登山口上去,往南港山步道前進,就可以多感受自然的風情了~


【天母水管路步道】 

IMG_4687.JPG  IMG_4695.JPG

聽聞同事推薦天母古道很漂亮,上網查了資料,登山口處的叫做天母水管路步道,是早期將山上水源送往山下的線路,也是登山比較熱門的一段。
從公車天母站的圓環往北走,不久便可抵達登山口,走經了幾戶坐落在坡上的民房,慢慢便感受到被茂密的綠意包圍。

IMG_4702.JPG


步道旁偶爾可以看見涓涓細流,篩落的陽光落在青苔石頭上,好像更往上去可以到達磺溪,溪的岩石更加色彩繽紛,但這次沒有打算走這麼遠的路程。

IMG_4710.JPG

在一處叉路有座池塘,我轉了彎往下坡道走去,沿路有非常多豪宅,顯得遺世獨立,高貴但又覺得很孤獨。一隻狗趴在大門口,帶著無聊無奈的神情。

IMG_4734.JPG
IMG_4738.JPG 

途中看見一棵漂亮的大樹,枝葉長得好均勻,身形像一屢煙一樣優雅又空靈,蹲的很低才把它整個拍下來。

IMG_4736.JPG IMG_4739.JPG

後來又折返回到原本上山的步道上,沿路沒有可以休息的座椅,但濃密的樹蔭仍然讓人感到舒坦。在一樹木稀疏處,看見了遠處的都市,真的遠了,但又歷歷在眼前。

IMG_4743.JPG  IMG_4744.JPG

IMG_4749.JPG

抓準時間折返下山,黃色陽光斜晒進來,登山口不遠處的民宅,被灑上黃澄澄光影,留下短暫的一幅畫。


後記:
今年一月初和同事一起登南港山線的九五峰,於是從去年十月第一次動念開始,親臨了五處步道。
撇下為了運動的理由,最重要的是,自己主動去造訪這些倚身在都市裡的自然境地。
也許它們沒有極大特色或挑戰性,但我想,這些山所有生命體系,可能也一直看著灰濛濛的塵囂都市,看著忙碌往返的人群,想著:我就在不遠處,你認識我嗎?

還有很多機會,認識並發現更多,關於這片土壤的故事吧


arrow
arrow

    玻‧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